有饲料 有原料 有品质 有优惠 有服务
  • 热门关键词:
  • 连续20天走访养猪一线的心得
    来源:正大康地    作者:饲料巴巴   发布日期:Mar 21, 2016   关注度:   被收藏数:0   评论数: 阅读次数:1388
    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

      进入三月份,我连续走访四川、广东、海南多个地区,搜集第一线养猪信息,并且与很多猪场朋友进行了交流,将一些看到的、想到的记录如下:

      1)从走访的种猪场情况来看,100斤二元母猪卖得很紧俏,已经到了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到的地步。有个大型种猪场连40斤都有客户买走,有些饥不择食。如果自繁自养猪场的饲养管理不到位,40斤的二元母猪买回去,很有可能会影响后期的繁殖性能,是个冒险行为。

      2)各个地区的仔猪价格差异较大,3月份一头仔猪的价格,四川一度突破1000元,广东在950元上下波动,海南实际成交价在920-950元之间。目前一头仔猪的利润大约在550-650元,母猪繁育利润实在好得不得了。如果分析这一轮仔猪价格高位运行的原因,一方面是仔猪流行性腹泻比较严重,北方、南方都有,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;另一方面,能繁母猪数量还处于下滑通道,后备母猪的产能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。仔猪的市场供应出现了断层。

      3)无论是自繁自养猪场,或是专业育肥场,目前都愁无猪可卖,一些生猪出栏体重甚至降至100kg,压栏情况不具备普遍性。这些天,在湛江地区,有些猪贩直接跑到猪场收猪,与猪价低迷时的情况简直是天差地别。但有一个现象还是需要警惕,终端猪肉价格并没有出现大涨,这也反映出猪肉消费并没有一个明显拉升,主要问题出在供给上,上市的商品肉猪数量确实少了。

      4)生猪行情那么火爆,但补栏情况其实没有预想中火爆。一方面是因为仔猪价格太高,补栏的风险太高,这笔账并不难算,按仔猪950元/头的价格计算,就算养殖水平不错,生猪出栏时成本也要超过8元/斤了。另一方面,经过上一轮生猪市场长达22个月的低迷运行后,一大批投机者已经被洗牌出局,生存下来的猪场相对更理性,虽然资金情况已有明显改善,但心有余悸。

      5)从实际了解的情况来看,很多猪场还没有恢复产能。比如,有家规模猪场2013年时有500多头母猪,现在只有300头多一点。从走访地方的情况来看,这并非个例。所以我认为养猪业现在处于产能恢复时期,供需紧平衡的状态并未逆转,并非进入产能扩张时期。如果这个看法成立的话,产能恢复的时间恐怕要比预想长一些。

      6)很多猪场老板都对今年的生猪行情抱有比较高的信心,甚至认为今年有望突破11元/斤的高点。客观来看,有很大的阻力。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,一是猪价已经高位运行达8个多月了,但社会媒体很少进行长篇累牍的报道,没有给养猪业制造舆论压力。二是发改委没有发出明确的调控信号。昨天发改委的表态是“近期生猪价格居于高位,带有恢复性和补偿性,是过去三年生猪价格偏低引发产能适应性调整的结果”,按照我的理解是,现在猪价这么高,发改委首先认为是合理的,但同时也提出猪粮比已经进入黄色预警区域,潜台词是如果继续涨下去,那就得出面干预了。我跟很多猪场老板讲过,当几个养猪大省出现多地猪价突破10元/斤时,将触及政府调控的心理底线,到时候肯定有行政力量介入,不过这是一个不得不考虑但又很难作出明确判断的因素。

      7)后备母猪的快速增加是从去年10月份开启,第一胎商品肉猪上市起码要到今年9-10月份;再考虑今年以来仔猪供应减少、流行性腹泻死亡增加这两个因素,应该9月份之前生猪行情差不了,中间或许会有波动,养殖效益还是看好。生猪市场的博弈无处不在,不确定性因素很多,很难对某个时间点做出具体价格的判断,拍脑袋给个数倒是容易。现在经常鼓吹猪价的人,很多人其实不养猪。

      8)除了政府调控,我们同样需要关注进口猪肉与走私肉。毫无疑问,进口猪肉的量应该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。国外牛羊肉的进口量也在增加,特别是一些零关税的国家,如澳洲,会有更多企业希望进入中国市场掘金,也会抑制猪肉需求。至于走私肉,去年国家加大打击力度,但很难杜绝,始终是一个不确定因素。如果禽肉价格没有跟涨,而猪肉价格很高,那么也会对猪肉产生一定量的替代。这些无法准确评估的因素,均有可能会造成生猪行情的阶段性波动。

      9)对于猪场而言,卖得好当然值得高兴,但只有养得好,才有真正的竞争力。尤其在行情这么好的时候,死一头仔猪/肉猪的代价实在太痛。这个时候管理要跟上,防疫要跟上,当然更需要质量好、品质稳的饲料。这次走访的中大型规模猪场跟正大康地合作都超过十年。无论行情涨跌,他们屹立不倒、发展壮大,有力验证了“正大康地”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!

      10)2016年养猪的整体效益应该比较可观,但下半年可能会有阶段性波动,而且我始终有隐忧:越是全行业都高度看好的时候,越要警惕风险。很多人是把养猪作为一份事业,而不是为了谋取暴利,趁着猪价好,更应在提高猪场生产成绩、降低养殖成本方面多花心思。

      最后用一句话小结:养得好,才能养得久,养得久,才能赚得多。

    标签: